top of page
  吉 客 分

NIHAO

作家相片吉客創生

有街區管理的街頭塗鴉|邁阿密 & 倫敦

已更新:2022年10月4日


吉客鏈:街頭塗鴉文化 X 休閒微商圈 X

廢棄空間的場域活化

 

「塗鴉」【註1】在場域活化時有所見,幾年下來,琪姐和水弟的吉客感知,有多篇提及到塗鴉文化(連結)。大壁面的創作,總是牽動著氛圍的營造,非正規的藝術表現,總讓人有著驚豔的感覺。


我在倫敦看到「邁阿密(MIAMI)」


2019 年的聖誕節前,在倫敦的幾天,聽說在滑鐵盧車站附近有一條廢棄隧道已開放供「合法塗鴉」用(2008年起),在最後一天挪出了時間,到 Leake Street 看看即興式的塗鴉創作【註2】。抬頭一看,竟看到 M-I-A-M-I 印象,不禁莞爾。

(Photo Credit | Chi Hsu)



MIAMI Wynwood Walls


因為在 2019年11月,姐一到邁阿密時,立馬去的景點,就是紐約客朋友大推的「塗鴉街區」Wynwood Walls。「塗鴉」總是給人帶有異文化、次文化的感知 - 我當時想著:幾乎以西班牙文為地方溝通語言的邁阿密塗鴉,不知是否帶有熱情的因子呢?


(Photo Credit | Chi Hsu)


當原籍古巴的Uber司機,送姐到 Wynwood Walls 附近時,沿街房舍的壁面上有塗鴉時,他就開慢速度,有心地讓我開始感受異文化,送到 Wynwood Walls 街區入口時,也嘻哈式地叮嚀:只要在這一區走動就好,不要太好奇四處晃(言下之意,這一帶外緣還是拉丁勞工階層聚集處,對亞裔外地人來說,治安看似不是十分安全。)


一下車看到的即是熱帶雨林中的禽鳥,和拉丁裔女孩們,著實讓眼睛一亮 - 姐就是期待這款拉美的高亮度畫面!


(Photo Credit | Chi Hsu)


進了主入口,看了告示板的緣由,不意外地,這也是一區「場域活化」的廢棄工業廠房,由地產開發商 - Goldman 營造成戶外式塗鴉美術館。主事者 Tony Goldman 提倡街頭文化和尊重塗鴉藝術,將其創作高度拉提到國際高度,自2010年起,目前已有50位藝術家代表16個國家受邀創作。


(Photo Credit | Chi Hsu)


姐自個兒走逛了一下午,還是喜歡看女性意象。看著古今中外的女性,各有風情,都是美麗。



轉場到倫敦


相差一個月,在邁阿密和倫敦看到的塗鴉場域,有著大不同的感知。一是在陽光普照的戶外場域,另一則在不時寒風冷冽的隧洞裡。


(Photo Credit | Chi Hsu - 左:邁阿密,右:倫敦)


倫敦的 Leake Street 隧道內看似是即興式的創作,到訪的那天,有多組創作者搭著梯子作畫,從頂到底都是創作者的「畫布」。大部分都是自己沈浸在作畫過程中,也有少部分有放著小費筒,回答著觀賞者的問題,有興趣的也不妨小額捐款。


(Photo Credit | Chi Hsu)


創作作品也是可以隨時被覆蓋的,這次看到的肯定和下次的不一樣,想對倫敦肆放靈魂來好好充電的感知者,只要是到倫敦南岸都可以順道前往。


(Source: Google - Leake Street Tunnel - 紅線)


休閒微商圈


有了人群聚集的吸引力,自會形成社交休閒活動的選項,餐飲組合的提供,可以滿足人們對第三空間的需求。


在邁阿密及倫敦那樣多元文化的城市,有能量規劃出有管理式的塗鴉街區,進而形成休閒微商圈。

(Photo Credit | Chi Hsu - 左:邁阿密,右:倫敦)


想要大彩度亮度的感官嗎?來這裡 - 大飽眼界。

 

【註1】(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塗鴉 原本是人們不分場合、出於不同目的、隨意取材、信手塗抹的行為狀態。後來發展為一種以繪畫書法為主體的邊緣藝術樣式。就其藝術分類和產生的時間、載體和製作材料、創作動機和目的、創作方法和手段、創作內容與形式,參與人員以及審美層次和價值判斷都具有不可界定性。同時在學術界存在許多爭議。以藝術本體特徵而言,原始洞穴壁畫和岩畫應當是人類最早的塗鴉藝術。就其概念形成至少要追述到二戰後的美國


【註2】Amazing Places in London to Visit: The Leake Street Arches - The arches are most notable for being a legalised graffiti area, open to anyone who wishes to grab a can and show off their artistic skills. The entire tunnel is adorned in colourful murals which delight, inspire and provoke in equal measure. More..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