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吉 客 分

NIHAO

作家相片城際小巷旅行人 1 號

【台北城西北線】歷史建築走讀|臺北公會堂與中山堂的承用

已更新:2022年10月4日

吉客鏈:台北城中區 X 井手薰建築 X 國寶典藏 X 歷史的一刻

 

台北歷史建築的走讀行程,在疫情期間,反而更加精采。姐參加了一場台北城西北線的路線(新月藝文沙龍主辦、林嘉澍老師導覽),從新公園台北放送局(即二二八紀念館)一路走到台博鐵道部園區,沿路的古蹟建築,皆為日籍建築師的設計作品!生活在台北三十年,利用這段時間好好認識一下台北,是遲了好些時日,但只要開始總不會太晚。


走讀路線中行經「中山堂」,姐覺得特別親切,不是因為這座建築的歷史淵源,而是因為在高雄左營也有一座「中山堂」(1950年奠基),那裡是姐曾經看電影的地方,殊不知這同一堂號,係國定古蹟「臺北公會堂」【註1 】在戰後1945年就更名為中山堂。


(Photo Credit | Chi Hsu - 左下剖面稿為李乾朗教授手繪)



追思 孫中山先生


似乎是在命名為「中山堂」後,才有了 孫中山先生的銅像,依臺灣文史網紅張哲生所述:銅像是臺灣雕塑家蒲添生於1949年完成的,其餘的部分,包括承載銅像的基座及其所在的露臺,皆是日本時代的作品(如下右圖 - 2021.04.12)。


這對 孫中山先生的追思,姐還有一次在廣東省中山縣翠亨村的感念,在紀念館入口前也有一尊中山先生的銅像(如下左圖 - 2018.03.10)。

(Photo Credit | Chi Hsu)


藉此小段落,也記錄在翠亨村紀念園區的畫面:

(Photo Credit | Chi Hsu)



建築語彙


不管是「臺北公會堂」或「中山堂」,其物業用途都已事過境遷,留予世人各自緬懷,目前空間皆已對外開放租用,且供委外經營(餐廳及Cafe)。


在這趟的走讀路線林老師所提點的「臺北公會堂」建築特色,著實迷人。也不得不想像當時的日籍建築師 - 井手薰,是盡其所學地想打造日本殖民國的優越。


從正面看起,就是片大山牆,好似堆樂高的方式,砌出四層樓高的大會堂,總樓地板 3185坪,於 1936年 12月竣工。依其年代所知道的建築潮流(1925年在巴黎舉辦的國際現代藝術裝飾工業博覽會) - Art Deco,井手薰就設計在目前這座中山堂的正面外觀 - 簡潔的線條、圓拱窗、紅陶磚瓦收邊及磚飾,跟上第一波流行的尾端。之後,即進入所謂的「二戰期間」。


(Photo Credit | Chi Hsu)


其建築裝飾細節,則混搭了現代主義(幾何紋面磚)、阿拉伯風情、中式琉璃瓦(斗拱及雀替)、美式逃生梯、歐式柱頭(雕花在「中山堂」之後,改成了梅花)。讓看盡浪花後浪推前浪的臺北公會堂,頗生趣味。


(Photo Credit | Chi Hsu)



典藏藝術


林老師帶著大家往「中山堂」內移動,直達位在二樓上三樓梯間的國寶級 - 水牛群像,雕刻家黄土水是日治時期台北艋舺人,累積多年對台灣水牛形體的觀察紀錄心得,擬以此作品參加帝展,惟身體不支,於 1930年病逝。(點這詳細內容

(Photo Credit | Chi Hsu)


林老師帶著雷射筆指點說明,隨著光點看著這幅大型作品的構圖,在幾個三角形的分割中,四隻牛在田野間休憩吃草,牧童或坐或站,安撫著牛群的寫實氛圍,予人台灣純樸自在又大器的張力。


歷史上的一刻


隨著史觀的解讀,「台灣光復」已有多家主張,姑且不論之,如【註1】所解釋的,其受降儀式地點就在「水牛群像」的正對面 - 「光復廳」。這歷史上的一刻(下圖左),就發生在姐身後的大廳,實在很想一看究竟。


除了歷史的角度,建築設計也是獨特:中山堂官網上提及 - 光復廳係採二層樓挑高,四週尖弧形窗戶與二樓迴廊矮牆裝飾馬賽克均為回教風格。光是這點,也是足以吸引姐再次前往。林老師也是推薦有機會要進去看看,聽著聽著,也不禁對井手薰的建築作品產生好奇。


(左:維基百科 ;右:Photo Credit | Chi Hsu)


看來「台北城古蹟走讀」是會再有續篇,甚至系列性吉客文!

 

【註1】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發布《一般命令第一號》指示各地日軍向同盟國投降,1945年10月25日,陳儀將軍接受委派為臺灣地區受降的代表,並接受日本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的投降,臺北公會堂被國民政府選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第十五受降區的地點。同年,臺北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資料來源:維基)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