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 UNESCO 無形文化遺產|博多山笠
已更新:8月15日
日本是精準行事的現代社會,也是保存歲月靜好的傳統社會。
「博多祇園山笠」是傳統社會的一項祭典活動,在 2016 年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歸類在「山。鉾。屋台行事」)。為日本福岡縣福岡市博多區總鎮守(守護神) 櫛田神社 的奉納神事。於每年7月1日至7月15日舉辦,為日本著名的裸祭之一,起源於鎌倉時代(傳說是在 1241年時),約可追溯到將近 800 年前,一位稱號為「聖一國師」的高僧 - 當時城市中蔓延一種瘟疫,為防止瘟疫傳播,聖一國師坐在由居民扛著的架子上,到街道祈禱並灑播聖水,此儀式流傳至今。(資料來源點這)
櫛田神社是祭典主場域
櫛田神社 自古以來便是保佑不老長壽、生意興隆的神明,獲得民眾虔誠信仰;一般認為其為迎請伊勢松坂的櫛田神社而來,於豐臣秀吉重建博多時建立了現今的社殿。(資料來源點這兒)
博多山笠祭典(Hakata Yamakasa) 在櫛田神社附近舉行。
(Photo Credit | Chi Hsu)
7月15日「追山」的路線,以櫛田神社為起點,終點在福岡亞洲美術館(如下圖所示)
7月10日 - 14日起「抬山笠」的路線,可參閱以下附件 - 基本上只要站在昭和通街和大博通街十字路口,隊伍會抬著花車經過這兩條平行的街道。
「飾山笠」是山笠祭典時的城市亮點
7月1日起在福岡市主要公共及商業空間都可以看到高達十公尺高的「飾山笠」- 這也是當地的傳統工藝,以竹麻繩架起的站台,正反面(四面)是當地匠人打造的「博多人形」角色。華麗的人形站台與樸實的福岡人,形成高反差的街頭印象。(行經博多JR站時,情不自禁地起心要來自拍一下)
2024年正面「表」的標題是「刀伊入寇隆家勲」,背面稱為「送行」的標題是「光源氏胡蝶舞宴」。博多運河城特有的四面裝飾(如下圖一),讓標題的世界觀更為鮮明。通常「表」是以日本傳說或歷史故事為主,背後稱為「送行」會使用動漫角色或電視節目等多元主題。
(Photo Credit | Chi Hsu)
看壯士「抬山笠」是夏天的熱血活動
「東流、中洲流 、西流、千代流、惠比須流、土居流和大黑流」是博多區的七大歷史街區,其各有「抬山笠」的壯士隊,7月10日當天,姐在櫛田神社旁,即遇到二支「抬山笠」壯士隊(也是情不自禁地起心要來自拍一下)
(Photo Credit | Chi Hsu)
錄下影音,分享要親臨現場聽到壯士們雄武有力的 Oisa ,才能體會熱血的感知 - 搖著扇也要承受這夏季祭典。
(Video Credit | Chi Hsu)
累了。休息一下再上
4.5 高的舁山笠和長老,20位壯士承載重約一噸的舁山笠要競走五公里;體力的耗盡可想而知,姐在運河畔看到搭起的膳食棚,壯士們仍穿著腰褲就食,併坐的臀大肌也是一番風景。
(Photo Credit | Chi Hsu)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