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農曆春節|1949 vs 2020
已更新:2022年10月3日
父親的農曆春節
2020年的農曆春節 - 金鼠年,是我的第五十個中國年,而每年的過法,是父親決定的,過年的主軸是迎送祖先和吃團圓飯,其實這也是傳統習俗;但當傳統習俗跟著社會結構改變而逐漸簡化淡去,父親維持的農曆春節,顯得我們一家是「守舊」一族。
(Photo Credit | Chi Hsu - 迎祖先及祭拜)
話匣子一開述當年
記得小時候,「拜年團圓飯」很是有趣,初一早總會接到鄉音十足的叔伯打電話拜年,過不久叔伯們就出現在家中,或我們就到了叔伯家裡,印象深刻的有:屏東董伯伯,和也在左營的黄叔叔,飯局一開、魚肉菜蝦一上,他們總是開玩笑地拉大嗓門互相揶揄,聊了他們的當年窘境,「話當年」是我對父親在團圓飯中的印象,在一群叔伯之間,父親有著另一盒話閘子。
近年來,我印象中的那盒話閘子,未曾再開啟,直到今年初四送祖先前的團圓飯,我拿起在「臺灣眷村文化園區」拍到的圖面:(如下圖)
帶著對「口述歷史」的尊重,試探性地想掀起父親在我印象裡團圓飯的話題。我問著:「老爸(手指著上圖紅框起的地名),您是從哪裏來臺灣的?」
(Photo Credit | Mechiall Hsu)
1949 年的農曆春節
父指著長山八島、上海和舟山群島,並說著:「我記得天津是38年1月16日失守的,我們隔天從塘沽撤退,林彪等下令追逐,在二個連的留守射彈掩護下,彈頭飛射中狂奔向碼頭,搭上没有動力的拖舶,由拖拉機拉到共軍射程外的大海,等待軍船來救援,等待期間濃霧彌漫,必須撥動轉盤發出如發報機般的聲響,告知所在位置,以免被大船撞擊。」
一艘軍艦下錨定位後,撒下網繩梯,每艘拖舶要自行靠近,網與浪之間的拉扯、如同生與死之間的掙扎,拉穩網梯爬上去才能求生,救起的兵太多,大伙兒只能沿著船邊站,不能站在船中央,但人還是太多,得將部分士兵再遣回去,只能挑選重點技能的兵,父說:「因為我是砲兵,所以留下來了。」待在船上,漂了一個多禮拜(遇上節氣的「大寒」),漂到青島補給。漂留期間,吃盡苦頭,上船之前所預蒸的白饅頭,裝在麵粉袋裡,一上船,饅頭就被一月海上的低温給凍僵,前幾天吃著乾硬饅頭,吃了饅頭,再吃掉下來的麵渣,渣吃完,吃著麵粉袋裡的粉,又吃完,只好用鍋煮著很稀很稀的稀飯,餓著到青島!
從青島補給後,再上船到了上海,抵上海吳淞口時,已是農曆春節了(備註:除夕是在1月28日)。下船後,軍紀不彰及補給不足,過年期間,上海居民有的友善關照青年軍,有的不友善,之前的師團都在復旦大學紮營,但每個團得自己想辦法找食糧和處理衛生,導致這個農曆春節,父親過的既没有食物,又没有家人之外,還得和當地居民、學生起糾紛。
平津會戰中的娃娃兵
依著父親所描述的時間點和地理位置,及所經歷的戰役主將者,比對之下,查出父親在1949年的農曆春節前所遇上的是:「平津會戰」【註1】。從這場會戰的史資來看,是場大戰,父親強調著說自己當時是「學兵」,也就是蔣介石所徵召「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青年軍。
37年父親看到第一批(34年徵召)青年軍復員的口碑,加入了第二批的青年軍徵召【註2】,編制在208師,受訓六個月後,孰知國軍局勢逆轉直下,「學兵」培訓課程是準備以振興戰後亂象的文職幹部階為主,但在華北國軍陣亡及部分投共後,兵力不足,只得將「學兵」整編為「戰鬥兵」。
38年1月在平津會戰時,没有實戰經驗的「娃娃兵」派駐在塘沽,當共軍自東北移軍至華北時,選擇了先攻下天津,再進攻塘沽;而這個戰情後續,使得父親及同袍弟兄自塘沽退至上海(如前所述),最後駐在浙東,成了蔣介石下野之後的防衛部隊。
浙東行軍防衛老蔣
依父親所述的行軍及紮營所經的地點(上海、嘉興、紹興、天台山等為行軍路線),我分別在谷歌上標示並計算出,整個路線如果要用走的,得走上114個小時,每天走路12小時來算,得走上十天!
在大撤退時,則分別在浙東外島多處紮營,如:南田灣,最後大約是39年5月在舟山市(舟山群島)的沈家門港登船來台(抵達員林)。
(Mapping source: Google)
1949 VS 2020
父親的農曆春節,我想1949年的印象與影響甚鉅,至今2020年,不管年假曾經多長,我們都没有出國旅遊的想法,父親想著的都是迎送祖先祭拜的安排和年夜飯、團圓飯的準備。
這個習俗,除了是「過年傳統」,我想更深刻的是「珍惜擁有」。
【註1】是中國近代史中的第二次國共內戰「三大戰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開始,1949年1月31日結束,共64天。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劉亞樓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進攻,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殲滅及改編中華民國國軍3個兵團,13個軍50個師52.1萬人,控制北平、天津等華北大片地區。
【註2】鼓勵知識青年從軍,還提出各種優待條件,如: 復員後可以免考免費升學;願意就業的可以優先就業; 大學生可以公費留學,等等。這樣,在很短時間內,先後成立了青年軍九個師。蔣介石成立青年軍的用意,不僅是為了擴充抗戰力量,其更重要的目的,首先是在政治上與中共爭奪青年,因當時許多愛國青年都認為到延安去是 "抗日救亡" 之道,其次是要把青年軍辦成一個訓練幹部的大學校,重建 "黃埔精神",創立新軍,為大規模擴軍、反共打內戰作準備。
【註3】天台山主要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境內,甬江、曹娥江和靈江的分水嶺;東北-西南走向,南連仙霞嶺;主峰華頂山,海拔1,138米,在天台縣城東北,為花崗岩組成。天台山也是佛教天台宗,道教南宗的發祥地,更因活佛濟公出生於此而聞名。
Comments